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来源 | 养育男孩

ID:breedboy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让孩子吃一点苦的。

自己省吃俭用惯着孩子,结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让孩子给绑住了。

还记得有一个妈妈留言说:

老公家里有一个弟弟就是被溺爱的,现在25岁了,从来不为别人着想。

家里条件不好,公公婆婆都是农村种地的,过年都舍不得买点好吃的,但是他自己呢?

苹果手机跟风买,还出国去玩,还四处借钱买车。

之前觉得是他不懂事,后来才发现都是他爸妈惯的,而且我婆婆还说他从小就这样,要的东西没得到都不行的。

所以我自己带孩子,不需要她的帮忙,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变成那样。

每次看到这样的父母,我就感到心疼。

是什么让他们甘愿成为一个寄体,养出寄生虫呢?

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有妈妈会跟孩子说,你只要读好书就行,其他事你不要管。

所以家务活不要孩子干,家里的大小事也不要孩子过问。

在热播剧《都挺好》里,被大家戏称为“妈宝男”的苏明成,从小就会靠一张巧嘴讨老妈欢心。

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反正有办法让妈妈开心,放学回家搂着老妈脖子亲昵一句“妈我想死你啦”。

妈妈就宠他,给他做好吃的。

考不上好大学,家里花钱找。

毕业后找工作,家里托关系找。

挣不到生活费,家里贴补。

婚后没房子,家里卖老房子给他置办。

婚后工资月月花光,妈妈从每月的养老金里给他贴补,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他觉得自己能一直这样下去。

可是妈妈的突然离世,将这一切改变了。

他就像无头苍蝇,生活彻底乱了。

被妻子嫌弃,最后又上当受骗,还丢了工作。

他在老宅那懊恼着,靠着围墙瘫坐在地说:“妈,我什么都没有了!”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可以说是母亲当年的宠溺害了他。

让他受不得苦,总是耍小聪明,想着发大财。

离婚后,他的人生到了最低谷,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幸运的是浪子回头,又重新找了工作,也重新认识自己,还准备参加公司的外派工作,到非洲去工作两年。

已经离婚的妻子朱丽心疼他,说那边好像挺艰苦的。他说:苦也得去呀,有些苦,必须得吃,躲不掉的。

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天机,倘若父母当初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很多父母觉得让孩子不吃苦是父母的责任,所以想方设法让孩子走捷径。

作家刘继荣在文章里,谈到孩子的一些经历。

孩子从幼儿园到二年级,老师都是熟人。

我们能想象,遇到这样的事,该多好啊。

这样孩子就能得到特殊的照顾,不会受委屈,不要吃苦了。

所以有熟人照顾的那几年,孩子一路顺利,开开心心的。

可是到了三年级,老师换了之后,不再有熟人照顾,孩子就各种不适应,哭着说不想去上学了。

妈妈开始反省自己的做法,这才惊醒:终于体会到那些幸运给你带来的伤害。

每一朵花开都必须经历风雨,每一种滋味都应该要你亲自品尝。

这些道理我是知道的,可轮到自己做了母亲,也会不知不觉糊涂到如此深的地步。

的确,我们做了父母,总是想着为孩子清除一切障碍,让孩子有捷径可走。

可是人生路上,谁能保证一路是坦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当我们做了父母。就会常常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

我爱我的孩子,但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去爱才好,因为怕溺爱。

而我又得教育我的孩子,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因为怕伤害。所以说,做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行。

我觉得在孩子小时候,做好这三点非常重要。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那就不要去替代他,而应该鼓励他做

其实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可以锻炼他的独立性。

比如让他自己学会吃饭,哪怕他会把饭撒得满桌子都是。

至少也能让他感受到,自己要开始做一些事。

等他们到了三岁,基本能自己穿鞋子、衣服。那就要教会孩子去做,然后鼓励他自己做。

当孩子想参与家务的时候,就让他参与进来。比如:

我会让儿子自己整理自己的食物残渣和碗筷;

整理客厅的玩具、书本;

倒垃圾和拖厨房的地板。

我觉得这些事很小,但是意义非凡。

因为能让他学会分担,锻炼劳动的能力,这对他今后长大后独立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他经常期待着长大,说10岁的时候就要做饭给我们吃。

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一起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锻炼自己的手脚。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为人父母就要让孩子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光荣的,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尊严。

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

这些话说起来像口号,但是多年后,一个快30的子女还跟你伸手要钱去吃饭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吃苦教育的重要。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在学习上

孩子必须得吃一番苦的

总是有孩子一说到读书,谈到吃苦就满脸愤懑,觉得自己受了束缚。

男孩想着跟自己的好哥们,一起打天下。

于是一起逃课、抽烟、打牌、玩游戏、跟老师对抗、在外边约架……

以为这样才是青春本色。

女孩想着追剧、追星、要名牌衣服,一群姐妹在一起,以为就是全世界。

他们一起嘲笑那群呆板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学生。在背后骂书呆子。

结果五六年后,那群书呆子有的上了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

而这群曾经潇洒疯狂的人呢?往往很难进一个正经学校。

懒散怕难的性格,如果还是没有被生活改变的话,那会深入骨髓,如影随形。

生活只会过得乱糟糟。

当然,最可怕的是大人的价值观也变成了“没有读书,照样有出息”。

但多年后一看,你会发现那些有出息的“白丁英雄”往往只有少数。

而更多的人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懊悔和苦楚。

所以,在学习上,父母从小就要让孩子有一个努力的态度和好的习惯。

因为马上就面临幼升小,我没有在外边给孩子报辅导班。

但是在家里还是有学习的计划,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任务。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就像那时候准备读幼儿园一样,每天按照计划表坚持下来。

其实,学习拼的就是习惯和耐力。而习惯需要自律,耐力需要能吃苦。

不想养废你的孩子,就别对他太好

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只为孩子而活

还记得以前遇到的一个装修师傅。

他说自己每个月都要干25天活,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每天有300元的工资。

我们都说他的工资不错,应该过得不错了,都快六十岁了,就不要这么拼命干。

他说没办法,前几年大儿子买房结婚,家里出了钱。

现在大学毕业好几年的小儿子说要买车,又找家里要。

他说一碗水得端平,所以只能趁着自己干得动的时候多干点。

看到他两鬓的白发和已经驼了的背。还有跟他很不协调的两只硕大的手掌,粗粗的手指关节。

这是长年高强度劳动造成的。

不知道他的儿子们有没有好好看看这双手。为什么他还心甘情愿地让孩子啃老。

也许是他说的那样,一碗水要端平。看上去是爱,其实是一种害。

因为为人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无条件地爱,更要有为之计深远的智慧。

要知爱需要自由的空气,也需要放手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