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没有从天而降的幸运,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坚持后的得偿所愿,用心良苦后的水滴石穿。

——凯叔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

最近,期末考试陆续结束了。

前几天,我在后台看到了这样一则留言:

“我最近真的好焦虑。

记得‘双减’政策刚出来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的:

孩子作业少了、负担轻了、周末不用耗在补习班了,期末考试也不发成绩了。

可没想到放假了,我随便问了孩子一道基础题,他都没答上来。

孩子以前成绩一直不错的,真的让我很吃惊。”

事实上,这种情况绝非个例。

“双减”前,很多孩子凭借着父母的催促,老师的监督,课余的“加餐”,往往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

但同时,也隐藏了不少自身的问题。

直到“双减”落地后,有些问题才彻底暴露出来。

正如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没了作业的加持和考试的压力,有的孩子依旧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专心听讲,认认真真做笔记: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源自微博账号@安徽商报)

也有不少孩子,开始逐渐懈怠……

“双减”减轻了孩子的负担,也拉开了孩子间的差距。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数学公式: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这一公式,放在孩子身上同样是成立的。

1.01代表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坚持一整年,将会有飞跃式的进步。

0.99代表每天懈怠一点点,日复一日的更迭,最后可能被打回到原点。

每天的一点点差别,短时间内看不出差距。

但经过一个学期、一年,或者几年的沉淀,可能会出现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对孩子的成绩影响最大的

不是学校,不是老师,而是家庭

同样的老师,相同的教材,为什么有的孩子名列前茅,有的孩子却只能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呢?

说到底,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家长。

最近,有一对学霸双胞胎火了。

2018年,哥哥李世乾以667分的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弟弟李世坤以654分考上了四川大学。

如今,兄弟俩双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哥哥擅长科研,本科在校期间,曾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获得了10余项国家级、校级奖项,发表了2篇SCI论文;

而弟弟的实践能力更加突出,大学四年,获得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

学霸很少是天生的。

这种“复制粘贴”般的优秀背后,是家庭的悉心浇灌。

从小到大,“乾坤”兄弟家里都没有过多的苛责,没有成篇的大道理,有的只是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学习时,父母就在一旁看书,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落时,父母第一时间帮孩子找原因、做分析。

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爱和接纳。

这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养料”。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说:

“国际上和我们都做过学生分数的检测,影响它的因素第一个是学生家庭和本人,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个体差异,占60%到65%的份额,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

第二个是区域生态和氛围,以及区域给教育提供的支持,占20%到25%左右;

第三个才是学校,影响只占10%到15%。”

特别是现在:

校内不断减负,机构逐渐退出,家庭教育的占比就会越来越大。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所谓双减,一减不努力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父母。”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北京妈妈说的话:

说到底,任何一场改革,都要付出小白鼠的代价。时代的洪流,抛弃的,从来都是不努力的人。

父母跟上时代的步伐,洞悉“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孩子才不会在虚度光阴中,坐上一路下行的滑梯。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在教育的道路上

家庭是最好的“助燃剂”

曾经,我也是一位“佛系妈妈”。

总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死活不学,家长又能怎么办呢?

直到身边一位当老师的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孩童时期,本来就是最没有自控力的时期。

这一阶段,他们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再常见不过了。

让他们认认真真做半小时题或许做不到,但通过撒娇、耍小聪明逃避学习,他们可能个个无师自通。”

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

他看不到未来十年、二十年那么远,只知道眼前的快乐最重要。为了一时半刻的欢愉,可能会察言观色,一步一步试探家长的底线。

如果父母光指望孩子自觉,看似是给了孩子更多的空间和信任。

实际上,却让他一点点丧失了未来的竞争力。

等他长大了、懂事了,可能还会埋怨父母当初没能尽到责任。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还记得《家有儿女》中那段经典的对白吗?

刘星问妈妈:

“妈,你当初为什么不让我好好学习?”

妈妈说: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报那班,想让你学,是你自己不好好学啊!”

刘星反问道:

“我不愿意学,您就不让我学了?那时候我还小,我不懂事,您还不懂事吗?”

没有天生就自觉、自律的孩子,有的只是给孩子助推的父母。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优秀的孩子

离不开父母的用心

西奥多·罗斯福有一句经典的名言: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想要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绝不是动动嘴就够了。

作为父母,一定要用心引导,做好以下三点:

1. 以身作则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个小男孩翻看了妈妈的学习笔记后,突然开始抽泣,把头埋在妈妈怀里哽咽地说:

“对不起,妈妈,我没有好好学习。”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

父母的正面榜样,胜过一切说教的言语。

孩子或许不听我们的话,但他一定会模仿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每天回家后,父母尽量少玩手机、少刷短视频。

不要让孩子觉得,凭什么你可以不自律我却不行。

2. 趁早立规矩,并严格执行

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在谈到教育孩子的经验时,这样说道: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督促他养成好习惯。

这个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

等他定型之后,后面的路自然就好走了。

心理学家将孩子的3到6岁定为“潮湿水泥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能被很好的塑造。

而到了7到12岁,就进入了“正凝固的水泥期”,这时候孩子85%到90%的性格、习惯都已经形成。

以后再想改过来,就变得很困难了。

因此,父母要尽早给孩子立下学习的规矩,并严格执行。

让规矩来约束孩子,用习惯来塑造孩子,让成就感推动孩子,而不是父母24小时的监视。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3. 给孩子设立“停工期”

心理学研究发现:

比起一直忙于处理各项任务的人来说,那些懂得适时给大脑“放个假”的人往往更能抵御住诱惑,专注自己的任务。

孩子也一样,都需要一个“停工期”。

停工,并不意味着要玩游戏、看电视。

可能是画画、做手工,做点喜欢的事,或者单纯让大脑放空。

总之,只有当孩子身处松弛有度的环境中,他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理能量,持续地进步。

小时候,父母用外力约束孩子。

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这可能不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上限有多高,但至少可以保证孩子的下限不会差。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最后,我想向大家分享心理学家贺岭峰在演讲中说的一段话:

有一回,他女儿数学考了59分。

不敢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就用手捂着成绩,要他帮忙签字。

看到试卷上鲜红的59分时,他虽然心里一沉,但还是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女儿分析道:

“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拔性测试,另一种是诊断测试。

你看,你们班那么多人考100分,意味着他们没必要参加这次考试,因为他们没诊断出任何问题。

而你诊断出了41分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找出、改正,你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双减”后,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监督、不是陪练,而是......

一番话深入浅出,听得人豁然开朗。

作为家长,时刻要记住一点:

平时的考试都是用来发现问题的。

孩子成绩差,问题不只在自身。

只有做家长的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失误、解决问题,孩子才能成长起来。

因此,无论孩子的成绩怎样,都请坚定地告诉他:

“孩子,乾坤未定之前,人人皆是黑马,一切都还有峰回路转的可能。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会和你一起努力。

而你要做的,就是把过程交给自己,把结果交给时间。”

所以,这个寒假,请家长们一定要站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一起努力。

相信待到开学那时,自会有一番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