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计算很简单,又不需要逻辑推理,只要多练习就行了。
然而,上小学没多久,你可能就会发现:
● 老师要求1分钟内做对20道口算,一年级结束了,孩子还是算不出来
● 低级错误重复犯,9-5=14,17-7=9,4+12=52,16+9=15……
● 同类型的题目,稍微有些变化或增加一点难度,孩子就不会了
事实上……很多孩子始终过不了计算这一关,甚至会从内心种下对数学的恐惧。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眼中简单的计算问题,在孩子眼里却是另一种样子。
一、“计算”对孩子究竟有多难?
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个场景,体会一下孩子接受“数字”这个抽象概念的痛苦:
我承诺将每天给你寄一个苹果,第一天你收到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第二天你收到一个印有苹果的卡片;第三天你收到一个画在纸上的苹果;第四天你只能收到一个写在纸上的数字“1”。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能轻轻松松就接受吗?
现实是,要孩子接受一个苹果就是“1”,就是这么难!
孩子对数字的认知过程里,要经历具体(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到半具体(印有苹果的卡片),半抽象(纸上的图画)到抽象(阿拉伯数字)至少4个步骤。
对于成年人来说,把一个实实在在的苹果变成一个和苹果没有任何关系的阿拉伯数字1,不需要任何解释。
但是这对孩子来说,突然之间这些苹果和苹果的替代品都不见了,只剩一个和苹果没有任何关系的阿拉伯数字1。接受这件事,孩子需要在思维中完成一个巨大的飞跃,从具体的现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他们才能开始体会到数学符号的意义。
接下来,当孩子开始学习更大的数,手指头成为他的依靠,因为他的每一次学习都要经历先从抽象回到具体,再回抽象的过程。扳着一根一根手指头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慢慢体会出数字之间的关系——计算。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搞不懂计算,其实是我们没搞懂孩子的认知规律。当然,还有我们对计算的轻视,以及对其背后原理的忽视。
二、越算越错,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其实,小学低年级看似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背后也蕴藏着深奥的原理和思想,掌握不到位,孩子自然计算能力上不去。
举个简单的例子:1+8+3+5+7+2+9=?
计算能力一般的孩子会怎么做呢?
拿出草稿纸闷头列算式,但是算了半天,答案可能还是错的。
但是懂得计算技巧的孩子,则会想到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化巧算。
1+8+3+5+7+2+9
=(1+9)+(8+2)+(3+7)+5
=10+10+10+5
=35
由此可见,计算并不那么容易,每道题目都有它的规律。计算的过程中包含着灵活的思考和计算的技巧。
这些技巧对于一个5-8岁的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需要努力攀爬才能理解。
攀爬过去的孩子,计算能力,乃至数学学习的效率都会有质的提升;
而攀爬不过去的孩子,慢慢就变得对数学毫无兴趣,甚至抵触,别说征服数学了,成绩都很难上去。
?我不想成为一个失败者
三、计算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呢?
小学阶段三个坎:一二年级计算、三四年级思维、五六年级方程,计算是孩子面临的第一道坎,而很多孩子的数学就是栽在这个坎上。
北京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认为:优秀儿童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优秀的计算能力。所以类似人大附这样的名校在选拔考察学生的时候也是以计算为主。
往小了说,计算本身就是数学的灵魂,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数学成绩。
而数学还是未来高年级其他理工科目(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孩子计数学能力的高低,还将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整体成绩。
往大了说,计算能力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底层算法能力。如何高效安排一天的时间,合理规划一次出行,甚至如何选择职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弯道超车」……处处体现着计算能力。
四、抓住数学起步关键期,
练好计算基本功
天空推荐大家,让孩子从《傲德鸡腿计算乐园》开始,先建立数感,再学计算。
傲德是谁?
说起傲德老师,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老师说——他是“北大钉子户”,本科逆袭,硕士保送,学生尖子。
同学说——他是“考试锦鲤”,横扫雅思、GMAT、MBA。
朋友说——他是“贼务正业”,潜水、急救、射击、机车、TED演讲,样样专业。
他总结出很多不同的解题技巧和母题类型,自创了“结构可视化拆题”技巧。
这个神奇的学习技巧,让他日后的学习,一路高歌猛进,终于考进了北大,开启了开挂人生……
毕业后,傲德选择当了一名数学老师,他希望将自己独创的数学思维“结构可视化”学习技巧,分享给更多的孩子,帮助他们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培养数学思维。
※ 40节欢乐计算视频课课+40节作业视频陪练
资源截图: